要闻
贯通协同开展 重点领域专项治理
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,突出重点领域,深化整治金融、国有企业、政法等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,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、系统性、地域性腐败。实践中,甘肃省天水市纪委监委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中,积极探索实践市县乡村贯通协同联动监督有效路径,推动监督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。在金融领域,加强同驻市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系统纪检机构协作配合,深入排查整治行业乱象,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。在国企领域,重点查处基础设施建设、项目审批、公共资源交易、技术改造等方面腐败问题,深挖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背后的腐败行为,指导推动国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好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。在粮食购销领域,聚焦粮食收购、存储、轮换、销售等环节,集中排查问题线索,严查涉粮腐败问题。在乡村振兴领域,围绕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红线、农民增收主线,紧盯项目资金风险点、乡村治理关键点,严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、项目实施、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腐败问题。在教育领域,用好“室组校”协作机制,集中整治教育经费、有偿补课、职称评审、招生招考、后勤管理等突出问题,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。在体育领域,围绕工程建设、设备采购、赛事举办、体育协会、资格认证等方面重点,严查公职人员职务违法犯罪问题。在统计领域,严肃纠治统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、浮夸问题,坚决查处统计造假、弄虚作假违纪违法行为,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。在医药领域,深化运用“室组地”联合办案机制,聚焦“关键少数”、突出关键岗位,严查医药领域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“一把手”以及公立医院内药品、医疗器械采购等岗位人员的腐败问题。今年以来,天水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重点领域案件298件,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3人,移送司法机关8人。
创新机制提升贯通协同合力。将日常监督、专项监督、政治监督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形成制度体系,着力强化刚性约束、体现监督效果。建立专班统筹机制,准确把握各专项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,区分不同领域制定实施方案,分领域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,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,强化统筹调度、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,形成“专”起来抓的工作机制。建立内部协作机制,建立“牵头部门抓总、监督检查室抓片、派驻机构抓线”的工作机制,发挥“室室”协作配合、“室组”联动监督、“室组地”联合办案优势,攥指成拳、集中发力。建立内外贯通机制,坚持“审计先行、巡察跟进、纪检监察查办”贯通协同监督模式,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,用好审计、财会、行政、统计等监督成果,打通问题发现、移送办理、结果反馈、整改落实等关键环节,凝聚齐抓共管合力。建立督查问责机制,通过现场监督、交叉监督、跟踪监督等手段,灵活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,对监督落实工作推进不力、问题多发频发、性质影响恶劣、整改流于形式的,严肃追责问责。建立以案促改机制,在查明问题、查清案件的同时,深挖问题根源,及时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、监察建议书,推动全面整改到位。建立考核评价机制,将专项整治纳入县区纪委书记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考核,将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。
压实“四级责任”推进监督联动。坚持系统观念,统筹推进各领域专项整治,推动市县乡村同题共答、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在市级层面抓推动,市纪委监委发挥承上启下纽带作用,在“聚合力、搭平台、促联动”上下功夫,通过开展谈心谈话、日常监督、政治巡察、追责问责等方式,压紧压实市县乡村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;持续抓好“专班统筹、部门联动”机制落实,发挥各类监督信息平台功能,精准发现问题线索,及时同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开展联合检查和调研督导,推动专项整治由“单兵作战”向“协同共治”转变。在县区层面抓落实,县区纪委监委发挥“一线主力军”作用,整合基层监督力量,推行县乡监督办案协作区模式,打破地域限制,紧盯专项整治关键点,通过直查直办、提级审核、乡案县审等方式,破解基层力量散、监督软难题,严肃查处重点领域腐败问题。在乡镇层面抓具体,乡镇纪委发挥“战斗突击队”作用,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列为首要监督任务,紧盯乡村小项目建设,严防暗箱操作、偷工减料、截留挪用套取资金;紧盯政策资金发放,严防虚报冒领、优亲厚友、吃拿卡要。在村级层面抓治理,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“监督员”“引导员”作用,推动村级事项决策公开、“小微权力”规范运行,督促各村社纠治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,围绕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开展常态化排摸走访,着力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。(王洋 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,市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)